分享
首页 销售网 干货 销售管理 企业管理 查看内容

酒店如何防止员工辞职

发表于 2013-10-13 11:47
485 0
摘要: 在餐饮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经历了从菜品质量、就餐环境、服务品质的竞争演变餐饮品牌的竞争,最后都归结于在餐饮人才的竞争。餐饮业属劳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绝对的,在其他行 ...
在餐饮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经历了从菜品质量、就餐环境、服务品质的竞争演变餐饮品牌的竞争,最后都归结于在餐饮人才的竞争。餐饮业属劳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绝对的,在其他行业,正常的人员的流动率一般在5%~10%左右,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餐饮业的流动率也不应超过15%。但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调查显示,近5年餐饮业员工流动率高达23.95%,有的餐饮企业员工流动率甚至超过40%,随着餐饮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员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无疑对餐饮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有不小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越来越成为每一位餐饮职业经理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餐饮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导致餐饮员工流失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员工个人因素导致离职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员工对高薪酬水平的追求。
在对员工辞职率的分析中发现,决定员工辞职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对工资水平。工作为人们带来吃的、穿的、住的;它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社会地位、个人价值感。不论其从事的是基层工作或管理工作,金钱都是主要的激励物。薪酬水平的高低无疑是企业吸引、保留以及激励人才非常重要的手段。
现阶段,餐饮业的工资报酬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与10年之前甚至更早的八十年代相比,餐饮行业员工的收入增幅水平呈逐年递减趋势,与此同时,一些高新产业、流通领域员工的收入增幅水平则反呈上升趋势,而员工往往把餐饮企业支付给自己的薪水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因此一遇到提供更高薪酬的企业就有可能选择跳槽而离开餐饮业。
 
(二)员工对更优发展机会的追求。
有一位心理学曾说:“人类是有需求的高等动物,他们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一旦某个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有另外的需求出现。”当今社会的80后90后青年,他们除了报酬以外,在取得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的满足外,每个人还有获得社会承认其价值的渴望,即满足其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餐饮员工择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资深的员工往往会跳槽到那些能给他们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企业去,以实现自我价值。
 
(三)员工对更舒适工作环境的追求。
餐饮属服务性行业,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全社会对餐饮人职业的理解存在偏见,从事餐饮业常被认为是“伺候人”的工作,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做餐饮缺乏荣誉感。尤其是一线的服务人员,工作量大且辛苦,有时还要遭受少数客人的侮辱,如果管理层缺少对员工必要的关爱和尊重,那么当时机成熟,这些餐饮人才就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其他公司或企业。
 
二、员工流失对餐饮企业的影响
适度的人员流动,可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结构,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把握好员工流动往往能给企业注入新的血液,新的管理人员也会带来更新的观念和理念,有利于企业内部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使得酒店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因此合理的员工流动对餐饮企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如果流动率过高将会对企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综合起来看:
 
(一)员工的流失会增加企业成本
 
餐饮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经营活动,在原有员工流失后,需要重新招聘和培训合适的人才来填补空缺职位,从而需要支付一定的更替成本,员工的流失率越大企业更替成本越高。
 
(二)员工的流失造成企业的核心机密泄露
 
核心机密泄露包括技术的泄密、客户资源的流失、经营管理思想的再利用等,一个关键技术职位上人员流失的同时也带走了关键技术,这个关键技术很可能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会导致企业一蹶不振,如果这些离职员工带走的资料和信息流入到竞争对手,后果将更加严重,可能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三)员工的流失会影响企业的美誉度
 
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流动频繁,单方面离开企业的员工,自然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指指点点,并且大部分是对企业负面的评价;另一方面企业内外人员会对企业的这种现象有些猜忌和传言。这些评价、猜忌和传言会逐渐破坏企业名声,新的择业者在选择加入企业时,总能会打听到关于企业的一些情况,这将使企业面临着很难再次招聘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
 
(四)员工的流失会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经过专业培训并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具有熟练的服务技能和自觉为客人服务的意识,这些都是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慢慢形成的,如果他们离开企业,而新员工又无法达到老员工的水平和餐饮服务质量的要求,必然引起整个服务质量的下降。
 
三、减少员工流失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薪酬策略。
 
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是薪酬激励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容易被管理者运用的激励手段。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最好的人才,而使用不当则给企业带来危机。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会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甚至放弃对企业的信任。因此,企业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要与员工的能力和工作绩效挂钩,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餐饮企业在设计薪酬策略时要将人才的个人报酬、前途与发展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达到双赢。
 
(三)制定合理的用工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餐饮企业采用了以中短期为主的人才雇佣制,这样固然减少了企业与人才相互依赖程度,增加了选才、用才和人才流动的自由度,但如果大部分人才都是中短期雇佣,必然影响到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忠诚度,人心不稳的结果不但影响其工作的热情而且增大了流失可能性。餐饮企业应对于某些特定职位的人才尽量地倾向于采用中期或长期雇佣,采用中长期雇佣制度,不但有助于增强人才的归属感、稳定人才队伍,而且有助于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利于工作成果的涌现,从而实现个人与餐饮企业的双赢结果,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成本支出。
 
(三)健全法律约束
很多员工,特别是销售部门的员工,入职后接受了培训、锻炼,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或客户群,就跳槽另谋高就或自立门户。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餐饮企业可与核心岗位的员工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如违约自然要承担沉重的违约责任。
 
(四)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
培训员工,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更高水平的服务绩效,还可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最好的员工。有志于有餐饮业发展的优秀员工,他们会选择能给予各种培训,从而促进他们事业发展的企业,只要企业重视员工培训,把员工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把培训和发展视为在员工身上投资的一个持续过程,员工就会把企业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广阔天地,他们就会用心的工作。培训过程中,餐饮业尤其应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与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企业。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他吸引物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弘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
 
(五)鼓励内部“跳槽”。
当一个人做某项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容易麻木僵化,看什么都习以为常,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到最后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餐饮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岗位是比较多的,因此,作为餐饮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应创造条件让员工有机会跨岗
位、跨部门工作和发展。内部“跳槽”对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留住员工将大有好处,同时对改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也是一剂不错的良方。

(六)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鼓励员工参加岗位竞聘。
海尔集团历来就有“赛马不相马”的机制,而使得人才在海尔内部得以提拔,激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当员工觉得公司缺少发展空间时,就缺少了积极向上的动力,这样不利于激励员工,也不能很好的在组织里营造竞争气氛。企业管理人员从低层员工中提拔,建立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岗位胜任力标准,使员工在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同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发展通道设计,通过对员工实施针对性培训,使员工有求进步、求发展的想法,这样员工在公司更能乐业、敬业、稳定。

(七)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10年前的餐饮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员工几乎没有发言权。目前,在新的市场机遇和竞争中,餐饮业有了大跨度的发展,经营管理理念也随之有所更新,员工已不仅仅是获取工资和报酬的工作者,而更重要的是成为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的伙伴,餐饮企业应在管理理念上尽量地消除管理者与员工由于职位不同而产生的隔阂。一方面,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管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要礼贤下士,心胸豁达,充分重视员工的劳动成果,平衡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的一员,真正的与员工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在思想上提升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将自己真正融入到企业之中。
多关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组织一些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这也是加强与员工沟通的一个方面。通过在各种活动中各级员工的言论或讨论来及时了解企业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在活动中也可以及时与员工进行思想交流,倾听员工的心声,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尽可能地满足员工在工作与生活各方面的需要,增加员工对酒店的满意度,从根本上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沟通。
船长

门户编辑

  • 主题

    571

  • 帖子

    888

  • 粉丝

    10

销售论坛|销售网简洁版|手机版|小黑屋|没业绩,就找销售网! ( 鲁ICP备2020047930号 )

Copyright © 2001-2024, xiaoshou.cn销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