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页 销售网 头条 视野 查看内容

北汽高层人事变革

发表于 2011-6-15 15:49
1288 0
摘要: 湖南株洲基地的建成庆典仪式,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集团)乘用车业务总经理张欣的荣耀时刻。日子的选择颇具匠心——2010年12月 26日,毛泽东诞辰117周年纪念日。张欣把当初承诺完成基地建设的军令状,交还 ...

         湖南株洲基地的建成庆典仪式,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集团)乘用车业务总经理张欣的荣耀时刻。日子的选择颇具匠心——2010年12月 26日,毛泽东诞辰117周年纪念日。张欣把当初承诺完成基地建设的军令状,交还到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手中。包括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内的多位官员出席了这一仪式。

  一手开创北汽首个京外乘用车生产基地的张欣,曾是徐和谊从南汽请来的专才,也一度是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业务平台——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的总经理候选人之一。2010年9月28日,北汽股份正式成立,人事安排却颇为微妙,北汽内部培养的少壮派人士——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韩永贵担任北汽股份总经理,张欣仅列12位副总裁之一;北汽集团总经理汪大总,则未在股份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2011年3月,张欣负责的乘用车事业部被最终分拆并入北汽股份、北汽研究院以及北汽顺义基地。

  “基本上从这时候开始,张欣就没事可干了。他走是早晚的问题。”4月20日,张欣正式递交了辞呈。北汽集团多位内部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张欣离职,固然与其特立独行的个性有关,但北汽在自主品牌发展上资源匮乏、融资困难等被动局面,是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就在张欣辞职前两天,“海归”代表汪大总亦因任期届满,改任负责海外业务的专务总经理,他是北汽2009年收购萨博相关知识产权的一号功臣。这两位北汽自主品牌业务元老级人物的相继移位,一时令外界哗然。三年前,以汪大总为代表的“海归”,以及以张欣为代表的“国内引进人才”,曾以其豪情与努力令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如今曲未终人先散,北汽自主品牌将何去何从?

  今年是北汽的关键年份。自主品牌刚刚度过元年,生产基地、产品线才刚刚搭起初步框架,徐和谊还提出“希望到2015年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 15位,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宏大目标。从现在到2015年,只剩下三年多的时间,未来的北汽将以怎样的管理团队来为这个目标奋斗?随着徐和谊为自主品牌引入的汪大总和张欣或淡出或离开,北汽自主品牌还有多大机会?

  张欣伤别北汽

  在北汽股份首届管理层名单上,12位副总裁中,有4位专务副总裁,8位副总裁,张欣的位置排在第三位。此后,张欣所负责的乘用车事业部人员编制,又被分别纳入股份公司和汽车研究院,分属不同的人负责。有北汽集团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称,张欣自此表现出了失意与去意。

  2011年3月29日,在北汽的微客品牌威旺及其标识发布上,负责微客品牌开发的张欣显得沉默寡言。在媒体问答环节,徐和谊甚至有意提醒记者要多向张欣提问。4月20日,北汽集团即证实张欣正式递交辞呈。但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电话采访时,张欣避谈辞职北汽原因,只说明下一个东家是川汽集团。

  三年前,上汽并购南汽之后不久,徐和谊将原南汽名爵(MG)项目总指挥张欣请到了北汽,委以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职务,主管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负责北汽自主品牌基地——湖南株洲基地的建设。2009年1月,北汽乘用车事业部正式成立,张欣担任总经理。跟随张欣一起到来的,还有南汽的十几位研发人员。

  湖南株洲基地是北汽集团走出北京、布局全国的第一个战略基地,主要生产小型车和微型车,预计到2011年底投资25亿元,产能达到10万辆;未来五年再将产能扩展到20万辆。目前北汽乘用车事业部已发展到1200多人,已完成两款自主品牌车型BC301Z和威旺BC306的生产研发。

  在有些人看来,张欣是那种“说一是一,雷厉风行,镇得住场子”的实干派,他一手掌控乘用车事业部的采购、研发和生产。在北汽集团内部,甚至一度有传言称,张欣可能成为北汽股份总经理。但他棱角分明的强势个性,也使其与北汽的文化格格不入,有熟悉北汽的汽车业内资深人士评论称:“他在北汽有些孤立。”

  “张欣离职的另一个原因,是难以得到北汽的资源支持。”多位北汽内部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证实,尽管株洲项目已经奠基,但后续资金未能到位,这并非张欣所能左右。此外,还有熟悉北汽的人士评价称,张欣虽然在组建工厂、建设基地方面具有经验,但是北汽接下来将进入产品做精做细的发展阶段,张欣对此并不擅长。

  如果说张欣的离职尚在意料之中,而北汽集团总经理汪大总转任负责海外业务的专务总经理,则多少让局外人惊讶。在年前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汪大总对北汽集团发展仍然充满信心,没有一丝即将离开这一职位的迹象。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性格温和的汪大总对“头衔”并不在意,其与北汽集团签署的三年合约正好于今年4月份到期,再加上年届57岁,转任负责海外业务的专务总经理“更多是基于年龄的考虑”。也有接近北汽的知情人士称,“尽管汪大总之前是总经理,但并没有什么实权”,与同样不具实权的专务总经理相比,汪大总前后的职务区别其实并不大。

  根据北汽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共有八位董事,但包括汪大总、韩永贵、张欣在内的八位高管人员,无一人为董事会成员。“谁当总经理,都是木偶。”多位已经离开北汽集团的原高管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在北汽,说了算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在他们看来,在北汽集团的集权文化下,“空降兵”难以充分施展。

  “管理层得不到授权,这一方面需要管理者自己去动员资源,另一方面,一旦进展不顺利,就会被认为能力有问题。”北汽集团一位离职高管表示。他认为,如果北汽用人思路不发生改变,对人才的吸引力将会削弱。

  代替汪大总暂任北汽集团代总经理的韩永贵,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多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但对于徘徊在第二集团军多年的北汽而言,要能够真正走出对合资企业的依赖,走出自己的一片天,需要的是大刀阔斧的改变,需要强势人物推进有锐气的改革。

  北汽中兴

  张欣、汪大总的人事变化之所以引起业界震动,是因为他们代表着北汽三年来构建的自主品牌核心力量。三年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处理完与旗下公司的复杂股权关系后,将注意力放在了集团化、自主创新和产业布局上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徐和谊开始大范围招揽人才,构建了北汽集团研发生产自主品牌的核心团队。

  据北汽集团官方网站称,仅2009年,加盟北汽的“重量级海归”就有29位。一位当时加盟北汽的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那些年北汽集团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当时既有“海归”,还有上汽、南汽过来的“国内引进人才”,“干劲儿十足”。

  徐和谊的目标是中国汽车业的老大上汽集团。2007年末,徐和谊先从上汽集团挖来其财务总监舒畅,担任北汽投副总经理。舒畅2003年加盟上汽,参与了上汽收购双龙、上汽南汽合并等多次并购,是资本运作领域的专家。

  而徐和谊接下来礼聘汪大总的举动,更令北汽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增。汪在通用汽车工作多年,是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做到最高职位的华人。他在担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的两年,主要负责自主品牌业务的研发,将原有的300人团队发展到1000多人,并建立了中国、英国、韩国三地联动的研发体系,为上汽自主品牌荣威奠定了基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汽车业首当其冲,以美国通用汽车为代表的三大汽车公司面临资金链危机,并希望通过瘦身重组摆脱困境。

12下一页
小南

管理员

  • 主题

    1249

  • 帖子

    1653

  • 粉丝

    60

销售论坛|销售网简洁版|手机版|小黑屋|没业绩,就找销售网! ( 鲁ICP备2020047930号 )

Copyright © 2001-2024, xiaoshou.cn销售网